极品探花

您当前的位置: 极品探花> 部门动态

新闻发布会丨“十四五”主要指标超额完成 重庆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5.8万亿元

日期:2025-09-29


9月28日,市极品探花 新闻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庆市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成效。记者 罗斌 摄/视觉重庆

“十四五”时期,重庆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如何?

928日,市极品探花 新闻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十三场),极品探花党委书记、主任曾菁华在会上介绍了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庆市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成效,给出了答案:重庆突出高质量发展主线,高效平稳推进改革攻坚,努力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,国有企业主要指标稳定增长、发展质效向上向好。其中,利润总额、资产总额、资产负债率、研发投入强度等主要指标超额完成。

新闻发布会上,极品探花党委书记、主任曾菁华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庆市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成效。记者 罗斌 摄/视觉重庆

锚定增长“稳底盘”,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5.8万亿元

“过去5年来,我们锚定增长‘稳底盘’,当好全市发展‘压舱石’,积极发挥投资主力军作用,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始终保持稳健发展态势,彰显了国资国企‘稳健底色’。” 曾菁华表示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258月,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从“十三五”末的4.1万亿元突破到5.8万亿元,年均税收从“十三五”时期的257.5亿元增长到“十四五”时期的279.6亿元;90%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共服务、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领域,5年累计投入10137亿元,完成了机场、轨道、高铁、高速和水资源配置等重点工程建设。

同时,重庆深化改革“动真格”,实现国企“瘦身健体”。

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啃下‘三攻坚一盘活’改革突破这块‘硬骨头’。”曾菁华介绍,5年来,重庆市属国企户数从2260户压减至679户;市属国企亏损面从改革前的34%下降到18.8%,亏损面、亏损额实现“双下降”。

不仅如此,5年来,重庆还通过改革让沉睡资源“活”起来,累计盘活资产2358亿元。如,市地产集团通过更新改造和专业化运营,将约4.2万平方米闲置的公租房配套商业资产打造为长租公寓,提供智慧化管理、管家式服务、丰富社群活动,助力新市民、青年人安居乐业,出租率稳定在90%以上。

此外,重庆全面实现了政企“脱钩”,经营性国有资产100%纳入国资集中统一监管,筑牢了国有资产“安全阀”,严防国有资产“跑冒滴漏”。

优化布局“谋长远”,构建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

“十四五”时期,重庆优化布局“谋长远”,构建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。

“比如,针对部分市属国企‘多、散、小、弱’的状况,我们明确了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保障、文化旅游和新质生产力六大重点领域,就像跑步比赛要分赛道,让每家企业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跑,发展方向更清晰。” 曾菁华说。

再如,极品探花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项目集中,实施了5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,市属重点国企由51家整合为33家大型集团。同时,对文化、房地产、金融、建筑、酒店、港口等企业进行专业化整合。如,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整合后,统筹全市出版发行资源,不仅优化了教材教辅、文化读物的供应效率,还打造了200余个“书香重庆”线下阅读空间,让文化服务更贴近市民。

此外,重庆市属国企聚焦新能源、智能网联汽车等赛道培育新动能、塑造新优势,累计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998亿元。通过组建专业化企业、设立产业基金,落地“氢走廊”“疆电入渝”等重大项目,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企增长“新引擎”,助力构建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。

聚力创新“破卡点”,科技活力持续增强

“‘十四五’时期,重庆市属国企还聚力创新‘破卡点’,科技活力持续增强。” 曾菁华介绍。

过去5年来,极品探花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“头号任务”,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构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,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,从科技投入、考核分配、人才引进、激励约束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培育了一批市级领军企业、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制造业单项冠军,实现创新主体数量更多、质量更优;企业研发经费从26亿元提升至62亿元,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强劲增长。

同时,极品探花推动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,让更多创新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,成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的“主引擎”。5年来,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绿色能源技术等领域,都有重庆国企的创新成果。比如,重庆水泵“华龙一号”核电泵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实现国家重大装备“重庆造”。

践行国企初心使命,保障民生“有温度”

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重庆市属国企也积极践行国企初心使命,保障民生“有温度”。

“市属国企坚持把‘人民至上’贯穿发展始终,努力增进民生福祉。” 曾菁华说,过去5年来,市属国企参与了新建、改建机场、高铁、高速、轨道等重大交通项目,助推全市轨道交通里程大幅提升,覆盖全市的定制客运网络体系基本成型。目前,中心城区公交单日客流突破千万,旅客运输量达到130亿人次;“响应公交”“小巷公交”“背篓专线”传递民生温度,广受好评。

同时,市属国企优化供排水建设,供水、污水处理覆盖全市90%以上区域,让市民喝上了“放心水”;全力助推乡村振兴,广泛开展消费帮扶,“十四五”时期累计捐赠超3.3亿元、消费帮扶超19.6亿元;5年招录超5万人,重点安置退役军人、困难家庭大学生,吸纳农民工超10万人次,助力稳就业成效明显;开放146个纳凉点,推进“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”,把民生保障落到了实处。

“这五年,重庆国资国企在改革中突破、在发展中担当。下一步,我们将以‘十五五’规划为新起点,朝着‘全国一流、西部第一’的目标攻坚,持续深化改革、强化创新、服务大局,让国资国企更好发挥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‘主力军’作用。” 曾菁华表示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" alt="" />